< 返回 管理专栏

To B or Not To B:大客户经营的十道坎(上篇)

To B or Not To B:大客户经营的十道坎(上篇)

2023/02/14

0.png



To B行业领导者们要获得持续的有效增长,通常选择市场创新驱动,或者产品创新驱动,或经营难度更高的双轮驱动。


选择市场驱动路径的,则更多利用客户细分或聚焦策略,其中从中小客户向大客户、或向某类行业客户聚焦,在中国乃至全球规模型市场尤为常见。


然而,在大客户经营战略转型过程中,需要突破企业原来的诸多阻碍基因,其中有决策障碍、有组织障碍、有协作障碍、有能力障碍等。


我们复盘还原了标杆公司,通过大客户经营成功获得做大做强的增长收益过程中,曾经迈过的“十道坎”。接下来,我们会陆续以文章的形式呈现出来,希望能帮你在大客户经营之路上越走越容易。


以下是“大客户经营的十道坎”系列文章第一篇。

 


01

谁是你的大客户?

 

1.png



问题描述:

 

某半导体行业龙头企业的大客户经营变革会上,一把手说,创业20年来,终于做到了行业第一,但是今年丢了一个1.7亿大单,一直想突破的一个新能源头部客户,到了以前我们“看不上”的竞争对手手里……

 

项目负责人很委屈——

 

客户跟他抱怨公司高层几年没去见客户,友商却和集团召开了2次战略对标。

 

平时开内部会议也很痛苦,因为要跨3个行业,4个事业部,这个大单又涉及到3个区域的交付资源,为了开一个试验点,都和内部吵了个遍。

 

根因分析:

 
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

 

询问了该项目不同的负责人,发现每个人对大客户的定义都不一样。

 

A事业部负责人说,这个项目涉及到事业部的产品,达不到战略项目的立项标准,而且客户还要求软件和服务适配,并不符合我们未来的产品规划……

 

B区域负责人说,这个项目在我负责的区域约3000W,但客户在这个区域的基础比较弱,交付很难,从安装到运维全生命周期管理,要额外投入非常多的资源来解决。

 

但是,对大客户的标准,不仅要考核项目金额,还要求项目毛利率15%。从这个标准判断,这不是我的大客户。

 

项目负责人很生气,现在都来推卸责任,立项的时候写得很清楚。

 

第一,这个客户是行业TOP3。


第二,项目采购客户已经规划,是非常明确的机会点。


第三,项目金额1.7个亿。


第四,涉及跨区域集采,能综合提升我们的市场格局。


第五,这个客户与历年合作的信用记录都达标,完全符合集团的大客户定义标准。

 

当时项目任命发布的时候,为什么没人提?

 

显然,每个业务单元对大客户定义的差异,是导致这个项目失败的首要原因。

 

解决策略:

 

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,就是对大客户的标准和分层分级进行清晰的定义。

 

因为公司的资源是有限的,但服务的大客户需求却是复杂多变的,只有解决了优质资源真正向优质客户倾斜,才能打下大客户的山头,拿下战略项目。

 

案例展示:

 

第一,大客户分层分级的定义是动态调整的。

 

什么意思呢,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,大客户的定义是不同的。

先看一个案例。

 

当年国家提出“村村通”工程,最早启动的是村村通电话。标杆公司依靠将电话交换机卖给县级的电信局,安装到农村,慢慢地才发展起来的。所以标杆公司早期采用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。当时的大客户,就是乡镇地市级有采购权的客户。


到2000年初期走向海外,全球整个运营商570家客户,遍地都是碉堡和空白市场,这时候,重要的就是从570家运营商选出大客户,集中资源去攻打。

 

第二,谁是大客户要达成集体共识。

 

也就是说,大客户标准,包括分层分级管理规则,都必须通过集体共识,否则就容易出现上面的情况。

 

再来看一个案例。

 

标杆公司在拓展某国家拓展初期,有5个运营商客户,为了生存,不考虑谁是大客户,给单子就做,靠一些小合同勉强做起来。


但是做小订单,养不活代表处的业务人员,和竞争对手相比,同期人效只有1/5不到。


后来意识到,聚焦大客户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

因为大客户规模大,商业模式清晰,会连续性采购,一旦拿下就会带来很大的品牌优势。


所以在地区部组织了大客户战略共识会,邀请了各个代表做了激烈的研讨,讨论了地区部和各国家的大客户标准,及大客户分层分级管理制度,牵引公司高管和研发/交付资源向大客户聚焦。


正是因为清晰的大客户定义和分层分级的管理制度,才能制定相匹配的大客户战略,进一步清楚地去定义大客户的业务目标,该销售什么产品,各产品要达到什么样份额,应该用什么样的作战组织阵型去匹配它,牵引什么资源来投。


同时还有有效的考核和激励的方式,来让作战团队能够去完成大客户经营的目标,通过环环相扣,在战略规划层面就进行了有效的互锁,这就是定义谁是大客户的意义。

 

02

大客户的需求到底是什么?

 

2.png



问题描述:

 

某企业的一把手极为难受地提到:1.7个亿项目丢了也就罢了,结果客户高层打电话过来说虽然信得过产品质量和服务,但从提交的方案看,并没有理解他们的深层需求。

 

根因分析:

 

这个问题的本质,其实是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对客户需求理解不一致。

 

解决策略:

 

企业不可能为所有客户服务,每个企业只有深入理解大客户需求,并针对性地满足,才能在竞争中获胜。

 

比如,开展与客户的战略研讨会,或者联合创新来深入理解客户业务场景和需求。

 

案例展示:

 

标杆公司是如何挖掘大客户隐性需求的?

 

标杆公司深谙大客户需求“冰山”论。客户有90%的需求隐藏在冰山底下,只有10%的需求露在冰山外面,要善于挖掘隐藏在冰山底下的需求。


标杆公司在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全过程,一直保持与市场之间的亲密接触,把营销环节前移到产品走下生产线之前,常常抽调10%的研发人员到客户中去,摸准客户需求的重点,把营销工作做到研发前。


香港电信是香港固话网运营领域的市场领导者,为香港电信做设备提供商的是大名鼎鼎的西门子和朗讯。香港和记电信早期只是一个挑战者角色,和记电信决策层特别希望有一些特别的技术手段,直接跳出追随者的轨道。恰巧标杆公司的“号码拦截”技术在当时国内电信市场上已经相当成熟。


标杆公司营销人员发现和记电信这个潜在大客户的隐性需求后,就积极帮助香港和记电信开发号码携带业务,迅速帮助和记凭借“号码携带业务”差异化优势上位。

 

真正以大客户需求为中心,不只是依靠单一的营销体系,也不仅仅是某种理念和主观感受,而是涉及到整个公司的产品线、资源线和来自流程体系上的全力支持。

 


03

大客户的线索和机会点到底在哪里?

 

3.png



问题描述:

 

某企业研讨了2023-2025年大客户增长规划,并打算3年新能源行业TOP3大客户业绩增长达50%,XX产品份额突破,打造新能源行业综合解决方案。

 

当继续追问,23年大客户的线索和机会点,能不能达成今年的业务目标时,大家都沉默了。

 

根因分析:

 

为什么看不到大客户线索和机会点?

 

本质上有两个关键问题:

 

第一,和大客户的合作以短平快项目为主,业务团队根本无法回答大客户未来3年的战略规划和业务需求。

 

第二,仅仅停留在满足客户层面寻找到市场机会,没有通过业务组合的引导,让客户按照公司的产品布局,和客户实现共赢。

 

解决策略:

 

标杆公司的LTC流程里,对线索和机会点有明确的区分定义。

 

线索代表客户有明确的购买意愿,机会点说明你能为他的需求提供服务。

 

从线索到机会点,其实代表了客户从不知道他有什么需求,到客户知道自己的需求,并愿意付费来解决。

 

业务团队要从大客户获取源源不断的线索和机会点,要做3件事——


第一,销售战略解码时,就要对大客户的线索和机会点按照业务组合进行编号管理。


第二,大客户已突破的产品份额提升规划,如何从10%到20%,再到30%?


第三,大客户新产品突破规划,通过新产品份额不断突破也能实现增长。

 

案例展示:

 

标杆公司有一种独特的方式,可以源源不断获得大客户线索和机会。


是什么独特的方式呢?


他们为了服务好大客户,专门成立了一个运营与维护的社群,并设立了200万的“吐槽奖”。社群成员可以提建议或需求,一旦采纳了,就会给奖励。比如,电信的一个维护工程师,就提了一个不错的需求,最后被采纳了,给了他10万块钱的奖励。

 


04

怎么让大客户和你做生意越来越容易?

 

4.png



问题描述:

 

2004年,标杆公司进入苏丹。


2005年成为过亿代表处。


2006年8月投标一个移动通信网络项目时没有中标。在一次客户召集的项目分析会上,标杆公司共去了七八个人,每个人都向客户解释各自领域的问题。


客户的CTO当场就说:“我们要的不是一张数通网,不是一张核心网,更不是一张交钥匙工程的网,我们要的是一张可运营的电信网!”


最终,标杆公司出局了。


根因分析:


苏丹项目为什么会丢标?


第一,客户需要整网解决方案,标杆公司提供的是单一解决方案的叠加。


第二,客户关注运营成本,标杆公司没有响应客户需求,仍然提供大油机。友商更好的实现了提供太阳能+小油机的光油站点。


第三,客户经理收到客户需求,而内部多个部门与角色的信息传递出了问题,才导致了对客户的需求响应出现了问题。


解决策略:


只有让一线通过一套有效的机制,快速呼唤内部资源的时候,才能真正把大客户做好。比如一线的大客户服务团队和事业部、研发、交付的跨部门协同和运作运作顺畅。


一线的大客户服务团队,要做三件事:


第一,针对大客户建立核心管理团队。


第二,针对客户领导层采用铁三角运作模式,由核心管理团队负责。


第三,从点对点被动响应客户,到面对面主动对接客户。


案例展示:

 

2006年底,苏丹代表处任命3人组成客户系统部的核心管理团队。客户经理统一负责客户关系,产品经理负责产品与解决方案工作,交付经理统一负责交付,实现客户经理、产品经理、交付经理等角色的融合。


大客户业务团队一起见客户、一起交付、一起办公,把复杂的内部拉通留给自己,把简单留给客户。

 

05

大客户经营怎么做好考核与激励?

 

5.png



问题描述:

 

某公司业务团队负责人说:“跟了1年多的大客户,从不愿意搭理,到开实验局,进短名单,最终从友商手中抢来一点份额,眼看明年就要全面突破,公司竟然考核我们今年的订货和利润,最后连奖金包都是负的,兄弟们痛苦的说,做大客户既流泪,又流汗,还流血,这样谁还愿意干?”

 

根因分析:

 

大客户拓展与经营的不同阶段,存在不同的挑战。

 

不能按照一成不变地以提成制来考核,应该对准大客户业务增长的主要矛盾,进行动态的考核设计。比如在早期,大客户突破非常难,它的主要矛盾是客户关系突破,中期的主要矛盾是营收和毛利,后期的主要矛盾是格局等等。

 

解决策略:

 

标杆公司是采用平衡积分卡的方法,来平衡短期和中长期的考核矛盾,也能兼顾到不同阶段的大客户经营周期,并且明确了谁是大客户经营成败的第一责任人,从而实现整个团队力出一孔,利出一孔。

 

案例展示:

 

2005年,标杆公司就开始采用平衡积分卡考核。把考核分成4个象限,既平衡了短期的矛盾,又平衡了中长期的矛盾。比如财务层面,要考核订货收入,毛利回款,必须对当年要有利润的诉求,否则企业就要关门了。


同时也要考虑到中长期的客户层面,要考核客户关系和客户满意度。而且在不同的大客户经营周期里,会设计不同的权重。比如大客户拓展的初期,就把客户层面的比重调整得非常高。


大客户的考核,有很多维度,先是由客户群的主管来承担,然后到他的面向客户的铁三角的作战组织里面进行去划分,客户经理负责哪些部分,解决方案经理哪些部分,交付经理哪些部分,各自可以获取的资源是什么,来对准大客户的考核与激励。

 

如何通过更有效的大客户经营机制,确保业务团队力出一孔,达成大客户业务目标?

 

以上就是我们本周分享的大客户经营痛点及解决方案,受篇幅限制没法逐一展开,获取更多详细策略,请联系我们。

 

下周我们将发布《大客户经营十道坎》第二篇,内容如下,欢迎大家持续关注。

 

6、做对哪几件关键的事,大客户经营就能成功?

7、你的大客户关系到底好还是不好?

8、关键客户关系拓展为什么一直落不了地?

9、大客户经营有目标没结果怎么办?

10、大客户经营成功,如何从偶然到必然?

 

企业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,实现整个团队力出一孔,攻下大客户项目?


乔诺联合多名跨国企业经营实战专家和前高管,推出:《大客户经营训战营》,旨在助力企业定好客户战略,配好作战组织,攻下价值山头项目,让每一个大客户都成为利润中心。

 

7.jpg


上一篇:“大”展厅里的“小”解决方案?下一篇:To B or Not To B:大客户经营的十道坎(下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