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 返回 管理专栏

2023年,车企价格战突围之路

2023年,车企价格战突围之路

2023/03/24

1.jpg



车企的降价潮,带来了恐慌,更带来了期待...

 

2023年1月,特斯拉国产车型全系降价,用最简单的手段提升了订单量,活生生地抢走了一批其他新能源车企的粉丝。

 

紧接着,特斯拉再次高调地宣布,2023年将推出制造成本降低了50%以上的下一代新款汽车,其他品牌的车企的潜在消费者彻底被惊到了,持币观望,等待更低价格的消费者越来越多。

 

从中汽协公开的数据来看,2023年1月,传统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数据差距进一步拉大,乘用车整体产销明显下滑,更印证了众多车企备受煎熬的现状。

 

2.png

图片来源:中国汽车工业协会

 

很多知名车企的旗舰产品,在销量排行榜中消失了,还有一些曾经的造车新势力倒在了黎明前的黑夜。

 

面对对手的激增,如何保住市场份额?面对竞品的降价,如何建立价格优势?经济放缓趋势下,如何打开利润空间?

谁又是下一个在沉默中爆发的勇者呢?

 


01

车企“自杀式”降价的背后原因

 

2023年3月初,东风汽车雪铁龙C6大幅降价(幅度40%+),对整个汽车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,紧随其后的众多车企,以BBA为首的30多个汽车品牌,都卷入了大降价的队伍当中,堪称史诗级降价潮。

 

其中,“宝马只要10万”、“东风新车比二手便宜”、“一汽奥迪A6L降价9万元”、“奔驰C级优惠6万元”等热门话题更是持续霸榜。

 

车持续降价,消费者开心了,各车企却愈加坐不住了。

 

面对如此疯狂的降价潮——

 

传统车企迎来了“诺基亚时刻”,断臂求生,积极转型;

 

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则遭遇了有史以来,更艰难的阻击战。新增的市场份额面临下降,车企的盈利预期遥遥无期,还未突围,又陷重围,穿越黎明前再度进入至暗时刻,降价将延续到何时休呢?是什么导致了跟风般的降价潮呢?

 

一场看似突然的价格闪击战,其实背后早已酝酿多时,有多重因素引发“蝴蝶效应”,看似突然,实则必然。

 

 一、燃油车受挫重,断臂求生 

 

首当其冲便是开年以来,特斯拉的几波大降价,直接屠榜1-2月份的全国汽车销量榜单,优势地位的明显。令本就没有盈利、没有销量的传统车企雪上加霜。

 

据乘联会数据显示,2023年1月全国常规燃油乘用车(不含新能源车)零售96万辆,同比下降44%,环比下降37%。自2019年起,燃油车已经连续三年销量下滑,而到了2023年开年,两位数的下滑趋势仍在持续。

 

以东风汽车为例,2023年2月,雪铁龙C6的销量仅为55台。

 

由此可见,燃油车争先恐后大降价的原因就很明显了:


销量持续暴跌,车企及经销商库存积压量高;

市场需求下滑,造成产能“空转”,增加了单台车的分摊成本;

行业竞争加剧,潜在用户流失,市场份额难以维系。

 

在业界车企不断传来“燃油车停售倒计时”的压力下,背水一战决定着传统车企的生死,断臂求生便成为了我们所看到的必然。

 

3.jpg

图片:东风雪铁龙C6

 

 二、保产业,拉动经济,刺激消费 

 

地方政府为什么要助力东风汽车打响了“最强价格战”的第一炮?动机又是什么呢?

 

从地域来看,传统汽车产业是湖北省的第一大支柱产业,整个湖北省拥有3000多家汽车相关的产业企业,其分量放眼全国,基础也可谓是雄厚。

 

总部设在武汉的东风汽车,已经到了“生死存亡”的关键时刻。

 

从数据来看,东风集团旗下的各系列销量并不乐观。东风雪铁龙等法系品牌,在整个2022年的总销量也仅有约6万辆;而东风日产与东风本田在2022年的销量,则分别同比下滑20.9%和17.8%。

 

更有湖北地区经销商透露,东风本田部分门店经销商已经不再提车,工厂在2月份被迫停产放假9天。

 

面对如此疲软的状态,地方政府直接下场,通过给予大力度的补贴,以达到刺激消费,推动地方经济的目的,也为了保地方产业稳定,谋求地方车企能够进一步地稳健发展。

 

 三、国标6B出台,传统车企清库存压力剧增 

 

国6A和国6B是中国汽车排放标准的两个级别,都是在国家VI排放标准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。其中,国6B比国6A标准更为严格,将在2023年7月1日开始实施。

 

乔诺成本专家认为,国标6B实施背后的原因是多元的。

 

一方面,国际局势动荡,存在能源危机隐患,通过国家排放标准政策牵引,有利于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;

 

另一方面,间接配合落地新能源国策,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,加速新能源的布局;

 

国标6B实施的同时,为强化推进碳达峰及碳中和的双碳战略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。

 

眼下,清库存是所有汽车厂商的首要任务。若不及时处理,资金积压,现金流失血,造成的不仅仅是传统车企的生存危机,还会直接传导到车企的上游供应商,对整个传统汽车产业的影响深远,甚至是直接导致上游供应商步入万劫不复的深渊。

 

 

4.png



02

价格战的多米诺骨牌效应

 

持续的价格战,是车企间的压力传导及竞争的结果,而“清库存、抢用户、保份额”成为了传统车企接下来的首要任务。这场价格战还在持续发酵,带来的影响之大,不言而喻。

 

车企的大幅降价,消费者最为开心,但同时,价格战也会拉高消费者的期待,持币待购成为必然,购买传统燃油车又成为了首选,新能源车企面对特斯拉“挑衅”,传统车企的“反扑”,那份初心易得,而始终依然难守。

 

乔诺成本专家认为,多米诺骨牌已经倒了,接下来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:

 

 一、可选择购买的车型种类变多,车企止血遥遥无期 

 

首先,一部分计划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会转向燃油车。当宝马、奔驰、奥迪等豪华品牌放低价格姿态,已有的品牌价值还是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的。

 

其次,部分新能源粉丝用户,面对降价的混战,会考虑“持币观望”。

 

他们虽然还会优先购买新能源汽车,但期待会远远大于等待,一个美丽的“骨折”价格出现,才是出手时刻。

 

传统车企与新能源车企间的博弈,新能源车企间的博弈,乃至整个汽车行业内的博弈,这股龙卷风一定会带走成本体质差的企业,整个汽车行业再次进入到“剩者为王”的肉搏战。

 

 

5.jpg


 

 二、车企被迫“参战”,失血成为常态 

 

为了得到用户的选择,很多车企只能被迫卷入这场“价格战”中。

 

从目前来看,传统豪华品牌车企得益于规模成熟,渠道庞大,汽车品类丰富,价格策略灵活,降价影响可以控制在最小范围内,而国产新能源车企则腹背受敌,陷入了进一步的“内卷”中。

 

1、订单持续下滑,新能源车企梯队多级分化

 

随着补贴退坡,2022年底开始,众多新能源车,如极氪、埃安、零跑等新能源品牌因为成本因素,面临调价难、利润压缩等问题,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销量持续下滑的现象。

 

乘联会数据显示,因1月补贴政策切换带来的新能源销量降幅较大,今年1-2月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零售267.9万辆,同比下降了19.8%

 

国内最早的造车新势力——威马汽车,曾经风光无限,在开年降价潮下,因成本高居不下,宣布逆势涨价,结果,现在看乘联会发布的“各车型销量前十五榜单”里,已“查无此车”。

 

2、成本居高不下,亏损日益加重

 

订单持续下滑,导致车企产能空转,单台车的分摊成本不降反升;车企的规模优势降低,经营压力逐级传导,陷入依靠价格变化带动销量变化的恶性循环中,各车企进入了最后100米的拼体力阶段。

 

3、车企效益下滑,面临人才流失

 

人才的流动,往往是行业的“晴雨表”。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趋势,行业对于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,特别是算法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。但车企效益持续下滑,高技术人才得不到跑赢同行的激励,人才流失必然成为趋势及结果,必然会对车企的持续稳健发展造成关键影响。

 

曾经,车企们为了抢人使出浑身解数,包括高薪、股权等激励手段。

 

数据显示,今年2月20日,国内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科锐国际发布《2023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》报告中,以新能源汽车板块为例,相关产业人才薪资经跳槽平均涨幅可达20%左右,高端技术人才的跳槽涨幅可高达50%。

 

所以,当企业深陷价格战旋涡,失血过多,势必导致企业负责造血的人才流失,这才是最为致命的问题。

 

 

6.jpg


 

 三、汽车行业加速洗牌,企业降本造血迫在眉睫

 

传统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地震,势必会给产业链中上游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余震。

 

车企降价,必然会倒逼自身开展降本增效的活动,对于整个汽车系统的复杂性而言,车企由早期的降本活动演变为长期的成本管理,这本身也是一个专业化、系统化的工程。

 

我们知道,传统车企的成本管理标杆是丰田,新能源汽车的成本管理标杆是特斯拉。在汽车行业,我们一直都在学习行业里的标杆,但是,我们是否真的成功对标了标杆企业呢?

 

真正的对标标杆,是需要打开想象力空间,学习标杆企业的先进战法,并落实到现有的产品成本管理的活动中去,同时在企业组织中构筑极致成本能力。

 

我们做到了吗?做到了什么程度?达成了我们的预期吗?

 

很显然,通过国内各大车企的经营报表可以看出,除了比亚迪以外,所有国内车企都在不停地失血中,国家补贴停止后,倒下了一批车企;而暂存的车企,依然靠源源不断的资本输血。

 

随着汽车行业的竞争加剧,留给造车新势力的时间不多了,随着行业的加速洗牌,留给整个汽车企业及中上游企业的时间也不多了。

 

在面临生存选择的时刻,时间成为了一种宝贵的资源。企业里传统的降本增效的方法在效率及效果上已经明显捉襟见肘。

 

如何在短时间内,跑赢对手,跑赢同行,跑赢趋势,成为汽车行业的企业家们最为关注的问题。

 

 

7.jpg


 

03

前路漫漫,降本增效的突围方向在哪里?

 

传统车企怎会想到特斯拉的降价冲击会如此威猛,而造车新势力又怎会想到传统车企的反扑会如此生猛,此时,企业在成本管理的体质上,体力上显得尤为重要。

 

在目前不断“加量加码”的价格战里,汽车行业的企业或许真的烦炸了——

 

1、好不容易推出的旗舰主力车型SKU(Stock Keeping Unit,库存单位),到底该不该降价?降价后用户会不会质疑?

 

2、如果主力SKU不降价,为了打价格战,该不该推出新的SKU?

 

3、新的SKU是否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市场洞察?价格够不够低?未来降本空间够不够大?能不能在关键战役顶得住?

 

4、如果主力SKU降价,能不能抢回丢失的用户?能不能拿回被吃掉的份额?产品的成本该如何持续降低?我们最初的盈利目标还能不能实现?

 

5、如果主力SKU不能实现盈利,我们的企业还能坚持多久?

 

2023年,车企的价格战已经打响,车企间的降本之战也已悄然在酝酿之中。


对整个汽车产业的企业而言,2023年降本目标如何设定呢?


显然,对于某些企业而言,如何活下来成为最高目标,而怎么打赢这场降本之战?赢的关键点又在哪里呢?如何突围呢?


乔诺成本专家认为,极致成本能力的构建是一项长期工程。


企业降本活动是“一把手”工程,构建极致成本是一项长期的“一把手”工程,将长期工程按照“一把手”的要求,分解为短期,中期,长期目标,同时从端到端视角制定出不同阶段的策略及路径。


短期目标由专人专项贯彻执行,参考标杆企业的先进打法,“量体裁衣”后,制定出自己的行动策略,形成结果后,进行复制推广。


中期目标由初级专项组织,在已有成功实践的基础上,开展内部协同降本(参考乔诺的降本冲击波模型),达成结果后,再次进行复制推广。


长期目标由高阶专项组织,将短期及中期的成功实践提炼成方法,固化到业务流程中,将降本行动例行在常规的业务活动中开展,由管理降本转变为成本管理,将成本文化深入到企业的骨髓里,解决企业的长治久安问题。图片:乔诺降本冲击波模型


8.png

图片:乔诺降本冲击波模型


04

给企业的三个建议

 

乔诺成本专家团队认为,今年是汽车行业的洗牌之年。如何才能构建极致成本竞争力并穿越黎明前,给出如下三点建议:


一、通过外部视角、端到端协同和有效激励,激发内部的想要和降本想象力。

二、构建成本委员会组织,在更高维度统一指挥2023年的成本之战。

三、引入先进思想及战法,尽早启动成本之战。

 

 

9.jpg



企业如何建立正确的成本认知,掌握成本管理的方法和能力,完善成本管理流程、组织和运作机制呢?

 

乔诺联合多名跨国企业经营实战专家和前高管,于5月19-20日上海开展《成本训战班》课程,旨在助力企业超越竞争,实现综合成本的绝对优势。

 

0.jpg


上一篇:如何让大客户选择你,而不是“别人”?下一篇:为什么我距离好产品总是一步之遥?